山东潍坊发现:红丝砚的奇缘,石中结友

发表时间: 2019-05-14 06:59

点击 关注 转发

欢迎 收藏 评论

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,与墨为伴,与笔交织,成为了文人墨客诉说情怀的重要载体。有这样一种砚台,它有着裂而不断的冰痕、旋转不绝又层次分明的红丝纹,或似山水云雾,或如阳光月晕,或类人物兽禽,曾被认为是众砚之首,受到不少收藏家的追捧,这便是红丝砚。“青春旋律”“独钓一江秋”“彩云飞步”……刘希斌手下的每一方红丝砚都在讲述一个故事。


人物档案

刘希斌,1956年生人,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、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、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、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。专业从事鲁砚、红丝砚艺术品原创研究和开发。潜心研究红丝砚创作,数十年如一日,刀耕不辍,以振兴红丝砚为己任,是当代红丝砚创作的领军人物。

●开创红丝砚人物雕刻先河

5月4日,记者来到了潍坊市级非遗项目红丝砚雕刻技艺传承人刘希斌的家中。色彩艳丽、纹理丰富、形态各异的红丝砚摆满厅堂,让人不禁驻足凝目。






红丝砚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刘希斌告诉记者,制作红丝砚的红丝石产于古青州(现青州市和临朐县),是一种制砚极佳的石料。唐宋时期,红丝砚被列为四大名砚之一。历代典籍对红丝石、红丝砚多有记载,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以诗辞赋高度赞誉,把它推崇为名砚之首。

从一块块质古如玉的石头,到纹饰精美的砚台,红丝石在刘希斌手下一次次华丽转身。

从事了40多年红丝砚雕刻的刘希斌把这称作是“特别的缘分”。“我本身就比较喜欢有技巧性的东西,红丝砚的制作也是如此。”刘希斌说,他走上砚台制作的道路也是偶然中的必然。

1956年,刘希斌出生于临朐。1972年起在临朐工艺品厂工作,一年后,他参加了青岛工艺美术学校的招生考试。“那个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美术基础,也不懂什么素描。”尽管刘希斌的身上并没有显露出美术天赋,但他却有着自己的“看家本领”——雕刻。

毕业以后,红木嵌银丝、石刻镶嵌、砚台雕刻、红木家具雕刻等都成为了他练习的方向。“这些我爱好琢磨的技艺,为我以后从事红丝砚雕刻打下了基础。”刘希斌说。

直到1977年,刘希斌才真正意义上与红丝砚结了缘。“当时我参加了山东省举办的中日制砚艺术研讨会,在青岛玉雕厂和日本同道交流,将自己积累下来的制砚技艺与大家探讨,得到了国内外著名艺术家的认可和好评。”刘希斌告诉记者,从此,他便潜心于红丝砚的制作中。

1985年,刘希斌创建了红丝砚工作室,一步步钻研琢磨,开启了他在红丝砚上的创新道路。“红丝砚上的人物创作和花纹雕刻运用都是由我开创的,这是雕刻与艺术的融合。”从前期对景物的刻画为主,到后期对人物肖像的刻画,刘希斌的红丝砚创作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。

●让每一方砚台作品都有故事可讲

砚不仅为砚,更是文化的载体和艺术的积淀,这始终是刘希斌创作时恪守的方向。“制砚须与石为友,与石对话,以心制砚,使每一方作品都成为有形的诗、立体的画。”刘希斌说。

谈起红丝砚的创作过程,刘希斌告诉记者,从一块块天然的石头,到蕴含着风情的砚台,背后是反复的打磨和推敲。“要制作红丝砚,首先要审石。”刘希斌说,要先观察红丝石的纹理层,红、黄两种颜色的分布;然后要用水擦拭纵切面,观察纹理走向和厚度。“基于这种大体的判断,创作时再去根据人物的一颦一笑和举手投足来进行。”


然而,不同的类别也有不同的雕刻标准,在多年的实践中刘希斌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。“雕刻树叶,就必须重入轻出,这样才能呈现出叶脉纹理的变化;雕刻人物的头发,则必须轻入刀,中间略加重,最后再轻出刀,这样发丝才会显得自然生动。”刘希斌说。

经过加工,红丝砚的图案也可以呈现出浮雕效果,譬如人物的头部。“一般会用深浮雕,让头部看起来比较突出;身上的衣纹,尤其是女性轻软的纱衣,则要用浅浮雕来表现,才能给人以罗衣飘飘的感觉。”刘希斌介绍,目前自己正在进行以《红楼梦》中金陵十二钗为表现对象的创作。“根据石头天然的花纹和走向来创作,从而提高作品的档次。”

刘希斌在创作上会最大程度保留石料的完整,尽可能通过钻研将创作的思路与红丝石天然的纹路、色彩相结合,体现出自然美与雕琢的和谐统一。

业界认为,观赏刘希斌的作品,每每令人别开生面、耳目一新。这是因为,刘希斌在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,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思设计,厚积薄发。“我曾为了创作《红楼梦》主题之十二金钗系列作品中的‘林黛玉’跑遍了原矿区,寻找了十余年原材料,力求以原石的天然纹理、色彩为人物基础,但仍没有寻到合适的红丝石。在我看来,砚品如人品,制砚如做人。每一件作品从选石到构思务必要极端认真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刘希斌告诉记者,有的作品他甚至花费数年时间反复构思,让红丝石的天然纹理和色彩特点发挥到极致,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。

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,使刘希斌的作品形象丰满、鲜活,充满个性化艺术语言和高尚的文化品味,经得住推敲琢磨。在他的每一方作品里面,都有故事可讲,都能成为收藏传世的文玩佳品。

●传承创新,让红丝砚风韵永流传

与其他的石砚相比,红丝砚因其特殊的肌理而别有一番韵味。“红丝砚的色泽品相多种多样,有紫底红纹、红底黄纹、黄底红纹,红底金斑、红底、黄底无纹等;按其纹理形态分为刷丝纹,回旋丝纹等。”刘希斌告诉记者,正如清代光绪年间《临朐县志》中记载的那样,“红丝石产老崖崮,黄质红纹,时作山水、草木、人物、云龙鸟兽诸状……”


2013年,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获评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但在刘希斌看来,红丝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仍面临一定的困难。“尽管唐人认为红丝砚是诸砚之首,但这么多年一直没能真正发展起来,因为石料太少,用的人不多,影响力也就比较弱。”

刘希斌以其出其不意的设计、精湛的雕刻手艺和丰富的创作理念在业界备受追捧,对于前来讨教、求艺的爱好者,刘希斌会传授经验、亲身指导,但从不受形式制约。

“交流探讨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。”刘希斌说,“在一些爱好者学习的过程中,我会尽量结合自身的经验去传授、建议。很多人问我能否临摹我的作品,对此我并不介意,因为学习都有个过程,不怕你问,不怕你学,只要你感兴趣,喜欢这门工艺,我很乐意与大家交流。”


“传承靠得是坚持不懈和创新创意。”刘希斌说,传承制作雕刻红丝砚这门手艺,不应只关注它的经济利益,而是应该注重结合现代的文化特点,开拓全新的思路和构想,运用独特的创意去进行,“只有这样,才能使红丝砚在传承的道路上大放异彩。”刘希斌告诉记者。

记者:杨钰玉

编辑:马越川/刘兵

点击 关注 转发

欢迎 收藏 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