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的墨石:石头犹在,东坡已逝

发表时间: 2019-09-11 23:35

公元1101年7月28日,北宋文学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。在这一天,66岁的苏轼从海南儋州返回京城的途中病逝。

作为北宋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大文豪,苏轼堪称那个时代的象征。一颗巨星陨落,整个文学界都为之震动。而他的好朋友听说他去世之后,更是写下了一首古诗来悼念他。

石与人俱贬,人亡石尚存。却怜坚重质,不减浪花痕。满酌中山酒,重添丈八盆。公兮不归北,万里一招魂。

这首古诗就是张舜民的《苏子瞻哀辞》,张舜民是北宋文学家,也是苏轼的一个好朋友。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,只知道他为人刚直,显然也曾经因苏轼被贬而不断发声。

古诗的一开始就是无限哀悼之情。“石与人俱贬,人亡石尚存”,我们之前对苏轼有过了解,这个人一辈子都在被贬的路上,从定州到杭州,到密州到汝州,再到徐州,再到惠州,再到海南的儋州。他有自己的脚丈量了整个中国的东南。

​他随身携带着一块墨石,乃是文人风雅的收藏之物。只可惜现在那一块墨石还在,但是斯人已经驾鹤西游。诗歌的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感伤色彩,用石头的存留来反衬生命的逝去,对比意味浓厚。

接下来的诗句中点依然在描写墨石。“却怜坚重质,不减浪花痕”,这一块墨石质地坚硬,当年洁白的浪花状墨痕现在依然存留。更进一步用墨石的坚硬长久来反衬人生命的脆弱,同时把墨石人格化,对苏轼的品质进行讴歌。

​接下来的诗句,“满酌中山酒,重添丈八盆”都是有着文学典故的,和苏轼之前的诗歌关联非常密切。我要像你当年酌酒赏石那样,把中山酒向杯中满斟;还要像你当年用大盆盛石那样,重新修治雪浪斋并添置丈八盆。

珍重友人的遗物,显然已经说清楚诗人对苏轼去世表达的哀悼之情。

最后一句还是表达遗憾。“公兮不归北,万里一招魂”,很遗憾您没有回到京城,在路上就去世了,我也只能在万里外的定州城,为你招魂表达哀悼。

​这首古诗情真意切,最亮眼的就是诗人石存人亡的衬托凸显出苏轼的不幸。今天读这首诗,更懂得其中的对比意味,更能感受到其中的哀痛之情。